国语注
取消

国语卷第十九

吴语

  1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句践起师逆之〔一〕。大夫种乃献谋〔二〕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三〕。夫申婿、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四〕。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五〕,胜未可成也〔六〕。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七〕不可以授命〔八〕。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九〕,以广侈吴王之心〔一0〕。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一一〕,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一二〕。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一三〕,乃无有命矣〔一四〕。」

  〔一〕 夫差,太伯之后、阖庐之子,姬姓也。句践,祝融之后、允常之子,芈姓也。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鲁定十四年,吴伐越,越败之于檇李,阖庐伤而死。后三年,夫差伐越,报檇李也。越逆之,自江至于五湖,吴人大败之于夫椒,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在鲁哀元年。

  〔二〕 种,越大夫。献,进也。

  〔三〕 庸,用也。

  〔四〕 申婿,楚大夫伍奢之子子婿也,名员。鲁昭二十年,奢诛于楚,员奔吴,吴与之申地,故曰申婿。华登,宋司马华费遂之子。华氏作乱于宋而败,登奔吴,为大夫。简,习也。挫,毁折也。

  〔五〕 决,钩弦。拾,捍。言申婿、华登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百夫竞著决拾而效之。

  〔六〕 成,犹必也。

  〔七〕 素,犹豫也。履,行也。

  〔八〕 授命,犹斗命。

  〔九〕 戎,兵也。约,卑也。成,平也。言不如设兵自守,卑约其辞以求平于吴,吴民必喜。

  〔一0〕侈,大也。

  〔一一〕言越不足畏。

  〔一二〕宽,缓也。

  〔一三〕夺之食,稻蟹之属。烬,馀也。

  〔一四〕吴无复有天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一〕,曰:「寡君句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二〕,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三〕。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四〕,而又宥赦之。〔五〕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六〕。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句践申祸无良〔七〕,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八〕,以重得罪于下执事〔九〕?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一0〕,亲委重罪,顿颡于边〔一一〕。

  〔一〕 诸稽郢,越大夫。

  〔二〕 布,陈也。币,玉帛也。显,犹公露也。

  〔三〕 见祸于天也。得罪,谓伤阖庐。言天王,尊之以名。

  〔四〕 趾,足也。孤,弃也。

  〔五〕 宥,宽也。

  〔六〕 繄,是也。是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

  〔七〕 申,重也。良,善也。

  〔八〕 远邑称鄙。言吴侵越之边垂,心怀怨恨。

  〔九〕 重得罪,谓报见侵也。

  〔一0〕家臣称老,言此谦也。

  〔一一〕委,犹归也。边,边境。

  「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一〕。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垂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二〕。句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日亥〉姓于王宫〔三〕;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四〕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天王岂辱裁之〔五〕?亦征诸侯之礼也〔六〕。

  〔一〕 察,理也。属,会也。残伐,谓隳会稽。

  〔二〕 若御寇之号令。

  〔三〕 一介,一人。〈日亥〉,备也。姓,庶姓。曲礼曰:「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

  〔四〕 槃,盛盥器。晋语曰:「奉匜沃盥。」御,近臣宦竖之属。

  〔五〕 岂能辱意裁制之。

  〔六〕 征,税也。此亦天子征税诸侯之礼。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一〕。』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二〕,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三〕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四〕?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五〕!」

  〔一〕 埋,藏也。搰,发也。

  〔二〕 封植,以草木自喻。壅本曰封。植,立也。明,显也。 案:「明,显也」下,公序本尚有「闻于天下,言天下备闻也」十字。

  〔三〕 芟草曰刈。劳,功也。

  〔四〕 实,实事也。

  〔五〕 秉,执也。义,宜也。

  2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一〕,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二〕。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三〕。」

  〔一〕 言欲伐齐。

  〔二〕 拂,绝也。

  〔三〕 伐齐反,振旅而讨之。

  申婿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兵甲之疆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一〕。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二〕,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三〕,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獘,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四〕,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穀时熟,日长炎炎〔五〕。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六〕」

  〔一〕 还,转也。玩,弄也。胫本曰股。

  〔二〕 盖,犹尚也。

  〔三〕 婉,顺也。约,卑也。从,顺随也。

  〔四〕 离,叛也。落,殒也。憔悴,瘦病也。

  〔五〕 炎炎,进貌。

  〔六〕 虺,小蛇。大传曰:「封豕长蛇。」

  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一〕,越曾足以为大虞乎〔二〕?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一〕 奚,何也。隆,盛也。

  〔二〕 虞,度也。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一〕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二〕。

  〔一〕 未乾,喻近。

  〔二〕 荒,空也。

  3 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婿进谏曰:「

  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一〕,今越王句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二〕,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约也,裕其众庶〔三〕,其民殷众〔四〕,以多甲兵。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侙然〔五〕,服士以伺吾閒〔六〕。今王非越是图,而齐、鲁以为忧。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七〕,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将必越实有吴土〔八〕。

  〔一〕 反,谓盛者更衰,祸者有福。

  〔二〕 舍,废也。愆,过也。

  〔三〕 裕,饶也。

  〔四〕 殷,盛也。

  〔五〕 案:「侙」原作「戚」。攷异卷四「案『戚』当为『侙』字之误也。说文:『侙』,惕也,引国语『于其心侙然。』」今据改,注文同。

  〔六〕 侙,犹惕也。閒,隟也。

  〔七〕 疥癣在外,为疾微也。

  〔八〕 壤地接而越修德也。

  「王其盍亦鑑于人,无鑑于水〔一〕。昔楚灵王不君〔二〕,其臣箴谏以不入〔三〕。乃筑台于章华之上〔四〕,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五〕。罢弊楚国,以閒陈、蔡〔六〕。不修方城之内〔七〕,踰诸夏而图东国〔八〕,三岁于沮、汾以服吴、越〔九〕。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于乾谿〔一0〕。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捐人畴〔一一〕。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畴趋而进,王枕其股以寝于地。王寐,畴枕王以墣而去之〔一二〕。王觉而无见也,乃葡匐将入于棘闱,棘闱不纳〔一三〕,乃入芋尹申亥氏焉〔一四〕。王缢,申亥负王以归,而土埋之其室〔一五〕。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一六〕?

  〔一〕 鑑,镜也。以人为镜,见成败;以水为镜,见形而已。书曰:「人无于水鑑,当于民鑑。」

  〔二〕 不得为君之道。

  〔三〕 入,受也。

  〔四〕 章华,地名。

  〔五〕 阙,穿也。陂,壅也。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故壅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也。

  〔六〕 閒,候也,候其隟而取之。鲁昭八年,楚灭陈。十一年灭蔡。

  〔七〕 方城,楚北山。

  〔八〕 诸夏,陈、蔡。东国,徐夷、吴、越。

  〔九〕 沮、汾,水名,楚东鄙沮、汾之閒乾谿也。鲁昭六年,楚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次于乾谿。

  〔一0〕殃,害也。民罢国乱,中外叛溃。事在鲁昭十三年。

  〔一一〕捐人,今中捐也。畴,名也。

  〔一二〕墣,块也。

  〔一三〕棘,楚邑。闱,门也。 案发正卷一九:「『棘闱』,盖二字地名,韦以『闱』为门,非也。」

  〔一四〕申亥,楚大夫,芋尹无宇之子。传曰:「王沿夏将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乃求王,遇诸棘闱。」

  〔一五〕传曰:「王缢,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一六〕志,记也。言此事皆见记于诸侯之耳而未忘也。

  「今王既变鲧、禹之功〔一〕,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二〕。天夺吾食,都鄙荐饥〔三〕。今王将很天而伐齐〔四〕。夫吴民离矣〔五〕,体有所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六〕,王其无方收也〔七〕。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

  〔一〕 王,夫差。变,易也。鲁语曰:「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二〕 高高,起台榭。下下,深污池。姑苏,台名,在吴西,近湖。

  〔三〕 天夺吾食,稻蟹也。都,国也。鄙,边邑也。荐,重也。

  〔四〕 很,违也。

  〔五〕 有离叛也。

  〔六〕 倾,伤也。言众兽群聚其中,一个被矢,则百群皆走。以言吴民临陈就战,或小有倾伤,亦复然也。

  〔七〕 方,道也。收,还也。

  王弗听。十二年,遂伐齐〔一〕。齐人与战于艾陵〔二〕,齐师败绩,吴人有功〔三〕。

  〔一〕 夫差十二年,鲁哀十一年。

  〔二〕 艾陵,齐地。

  〔三〕 传曰:「获齐国书,革车八百乘,甲盾三千。」

  4 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一〕,曰:「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二〕,不敢左右,唯好之故。〔三〕今大夫国子兴其众庶,以犯猎吴国之师徒〔四〕,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五〕!」

  〔一〕 奚斯,吴大夫。释,解也,以言辞自解,归非于齐。

  〔二〕 役,兵也。汶,齐水名。

  〔三〕 不敢左右暴掠齐民,惟有恩好之故。

  〔四〕 国子,齐卿国书也。犯,陵也。猎,震也。 案:「震」,述闻卷二一以为「虐」之讹。

  〔五〕 下国,吴自谓。言天若不知有罪,何以使吴胜齐。

  5 吴王还自伐齐,乃讯〔一〕申婿〔二〕曰:「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三〕,譬如农夫作藕,以刈杀四方之蓬蒿〔四〕,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五〕。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六〕,而处以念恶〔七〕,出则罪吾众〔八〕,挠乱百度〔九〕,以妖孽吴国〔一0〕。今天降衷于吴〔一一〕,齐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锺鼓,寔式灵之〔一二〕。敢告于大夫。」

  〔一〕 案:「讯」,攷异卷四据说文、太平御览引国语,以为「谇」字之误。注同。

  〔二〕 讯,告让也。

  〔三〕 先王,阖庐。上帝,天也。

  〔四〕 二耜为藕。言子婿佐先王,犹耕者之有藕,以成其事。

  〔五〕 立名于荆,谓败楚于柏举,昭王奔随时。

  〔六〕 恬,犹静也。逸,乐也。

  〔七〕 处,居也。居则念为恶于吴国。

  〔八〕 罪吾众,谓「吴民离矣,体有所倾」之属。

  〔九〕 挠,扰也。度,法度。

  〔一0〕妄为妖言:「越当袭吴。」

  〔一一〕衷,善也。

  〔一二〕式,用也。灵,神也。

  申婿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一〕,以能遂疑计恶〔二〕,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三〕,而孩童焉比谋〔四〕,曰『余令而不违〔五〕。』夫不违,乃违也〔六〕。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七〕,而远其大忧〔八〕。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九〕。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一0〕;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一一〕。用能援持盈以没〔一二〕,而骤救倾以时〔一三〕。今王无以取之〔一四〕,而天禄亟至〔一五〕,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一六〕。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婿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一七〕。

  〔一〕 言阖庐以前。

  〔二〕 遂,决也。计,虑也。

  〔三〕 鲐背之耇称黎老,播,放也。 案:公序本作「播,放也。黎,冻梨,寿徵也。」

  〔四〕 孩,幼也。比,合也。

  〔五〕 不违,言莫违也。

  〔六〕 乃违道也。

  〔七〕 小喜,胜敌之喜,「纣之百克」是也。 案:「『纣之百克』是也」,公序本作「谓有所克定也」。

  〔八〕 大忧在后,故远也。

  〔九〕 世,继世。

  〔一0〕得,谓克楚。传曰:「阖庐食不二味,勤恤其民。」取之,谓此也。

  〔一一〕亡之,谓不正其师,以班处宫,复为楚所败。

  〔一二〕盈,满也。没,终也。

  〔一三〕言不失时。

  〔一四〕言无政德。

  〔一五〕亟,数也。

  〔一六〕辟易,狂疾。

  〔一七〕鸱夷,革囊。

  6 吴王夫差既杀申婿,不稔于岁〔一〕,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閒〔二〕,北属之沂〔三〕,西属之济〔四〕,以会晋公午于黄池〔五〕。

  〔一〕 稔,熟也。谓后年不至于熟而北征也。夫差以哀十一年杀子婿,十二年会鲁于橐皋。

  〔二〕 阙,穿也。商,宋也。

  〔三〕 沂,水名,出泰山,盖南至下邳入泗。

  〔四〕 济,宋水。

  〔五〕 黄池,地名。晋公午,晋定公也。黄池会在鲁哀十三年。

  于是越王句践乃命范蠡、舌庸〔一〕,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二〕败王子友于姑熊夷〔三〕。越王句践乃率中军泝江〔四〕以袭吴,入其郛〔五〕,焚其姑苏,徒其大舟〔六〕。

  〔一〕 二子,越大夫。

  〔二〕 沿,顺也。逆流而上曰泝。循海而逆入于淮,以绝吴王之归路。

  〔三〕 姑熊夷,吴郊也。王子友,夫差太子也。夫差未及反,越伐吴,吴拒之,获太子友。

  〔四〕 江,吴江。或有「淮」字者,误。

  〔五〕 郛,郭也。

  〔六〕 大舟,王舟。徒,取也。

  吴、晋争长未成〔一〕,边遽乃至,以越乱告〔二〕。吴王惧,乃合大夫而谋曰:「越为不道,背其齐盟〔三〕。今吾道路修远〔四〕,无会而归,与会而先晋,孰利〔五〕?」王孙雒曰:「夫危事不齿〔六〕,雒敢先对。二者莫利。无会而归,越闻章矣,民惧而走,远无正就〔七〕。齐、宋、徐、夷曰:『吴既败矣〔八〕!』将夹沟而〈病侈〉我〔九〕,我无生命矣。会而先晋,晋既执诸侯之柄以临我,将成其志以见天子〔一0〕。吾须之不能〔一一〕,去之不忍。若越闻愈章〔一二〕,吾民恐叛。必会而先之〔一三〕。」

  〔一〕 长,先也。成,定也。

  〔二〕 遽,传也。

  〔三〕 齐,同也。

  〔四〕 案:「修远」,公序本作「悠远」,并有注文「悠,长也」三字。

  〔五〕 先晋,令晋先砍。

  〔六〕 王孙雒,吴大夫。齿,年也,不以年次对也。

  〔七〕 正,适也。

  〔八〕 宋,今睢阳。徐,今大徐。夷,淮夷。

  〔九〕 旁击曰〈病侈〉,也写作〈广侈〉。

  〔一0〕以侯伯之礼见天子。

  〔一一〕不能待见天子。

  〔一二〕愈,益也。

  〔一三〕先,吴先砍。

  王乃步就王孙雒曰:「先之,图之将若何?」王孙雒曰:「王其无疑,吾道路悠远,必无有二命,焉可以济事〔一〕。」王孙雒进,顾揖诸大夫曰:「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二〕。民之恶死而欲贵富以长没也,与我同〔三〕。虽然,彼近其国,有迁;我绝虑,无迁〔四〕。彼岂能与我行此危事也哉〔五〕?事君勇谋,于此用之〔六〕。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七〕。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八〕。劝之以高位重畜〔九〕,备刑戮以辱其不励者〔一0〕,令各轻其死。彼将不战而先我〔一一〕,我既执诸侯之柄〔一二〕,以岁之不穫也,无有诛焉〔一三〕,而先罢之〔一四〕,诸侯必说〔一五〕。既而皆入其地〔一六〕,王安挺志〔一七〕,一日惕,一日留〔一八〕,以安步王志〔一九〕。必设以此民也,封于江、淮之閒,乃能至于吴〔二0〕。」吴王许诺。

  〔一〕 欲决一计,求先晋。济,成也。

  〔二〕 言人之不能以危易安,以死易生,则何贵于智。

  〔三〕 长,老也。没,终也。

  〔四〕 迁,转退也。绝虑,道远。

  〔五〕 言晋不能以死与我争。

  〔六〕 勇而有谋,正谓今时。

  〔七〕 挑晋求战,以广大民心,示不惧也。

  〔八〕 朋,群也。勉励士卒,以奋激其群党之势,使有斗心。

  〔九〕 重畜,宝财。

  〔一0〕备,具也。

  〔一一〕推先我也。

  〔一二〕为盟主,故执柄。

  〔一三〕穫,收也。诛,责也。不责诸侯之贡赋。

  〔一四〕罢遣诸侯,令先归。

  〔一五〕说,喜也。

  〔一六〕入其国境。

  〔一七〕挺,宽也。

  〔一八〕惕,疾也。留,徐也。

  〔一九〕步,行也。

  〔二0〕设,许其劝勉者。以此民封之于江、淮之閒以恐之,必速至也。 案:「以此民封之于江、淮之间以恐之」,札记引段玉裁说「

  恐」当作「诱」。

  7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一〕。夜中,乃令服兵擐甲〔二〕,系马舌,出火灶〔三〕,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四〕。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五〕,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六〕。十行一嬖大夫〔七〕,建旌提鼓〔八〕,挟经秉枹〔九〕。十旌一将军〔一0〕,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一一〕。万人以为方阵〔一二〕,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一三〕。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一四〕。左军亦如之〔一五〕,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一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一七〕。为带甲三万〔一八〕,以势攻,鸡鸣乃定。既陈,去晋军一里。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醇于振铎〔一九〕,勇怯尽应,三军皆譁扣以振旅〔二0〕,其声动天地。

  〔一〕 秣,粟也。

  〔二〕 夜中,夜半也。服,执也。擐,贯也。甲,铠也。

  〔三〕 系,縳也,縳马舌恐有声也。出火于灶外,以自烛之。

  〔四〕 彻,通也。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阵。

  〔五〕 三君皆云:「官师,大夫也。」昭谓: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为士。周礼:「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拥,犹抱也。拱,执也。抱铎者,亦恐有声也。唐尚书云:「稽,棨戟也。」郑司农以为:「稽,计兵名籍也。」周礼:「听师田以简稽。」

  〔六〕 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七〕 十行,千人。嬖,下大夫也。子产谓子南曰:「子皙,上大夫。汝,嬖大夫。」

  〔八〕 析羽为旌。提,挈也。

  〔九〕 在掖曰挟。经,兵书也。秉,执也。

  〔一0〕十旌,万人。将军,命卿。

  〔一一〕日月为常。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一二〕百行,故万人,正四方也。

  〔一三〕交龙为旂。素甲,白甲。矰,矢名,以白羽为卫。荼,茅秀也。

  〔一四〕熊虎为旗。此王所帅中军。

  〔一五〕亦如中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之属。

  〔一六〕鸟隼为旟,尚赤。左,为阳也。丹,彤也。朱羽,染为朱也。

  〔一七〕墨,漆甲,尚黑。右,阴也。

  〔一八〕带甲,衿铠。

  〔一九〕丁宁,谓钲也。唐尚书云:「醇于,镯。」非也。醇于与镯各异物,军行鸣之,与鼓相应。 案:「丁宁,谓钲也」,札记引段玉裁说,当作「丁宁,令丁,谓钲也」。

  〔二0〕譁扣,讙呼。

  晋师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一〕,乃令董褐请事〔二〕,曰:「

  两君偃兵接好,日中为期〔三〕。今大国越录〔四〕,而造于弊邑之军垒,敢请乱故〔五〕。」

  〔一〕 周,绕也。饰,治也。

  〔二〕 董褐,晋大夫司马寅。请,问也。 案:「司马寅」原作「

  司马演」。攷异卷四据左传哀公十三年疏、文选王仲宣赠文叔良诗注引国语注「演」并作「寅」。今据改。

  〔三〕 偃,匿也。接,合也。

  〔四〕 录,第也。

  〔五〕 敢问先期乱次之故。

  吴王亲对之曰:「天子有命,周室卑约,贡献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一〕。无姬姓之振也〔二〕,徒遽来告。孤日夜相继〔三〕,葡匐就君。君今非王室不平安是忧,亿负晋众庶,不式诸戎、狄、楚、秦〔四〕;将不长弟,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国〔五〕。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六〕,进则不敢〔七〕,退则不可〔八〕。今会日薄矣〔九〕,恐事之不集,以为诸侯笑〔一0〕。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一一〕。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一二〕」

  〔一〕 无以告祭于天神人鬼。

  〔二〕 振,救也。

  〔三〕 徒,步也。遽,传车也。

  〔四〕 亿,安也。负,恃也。安恃其众而不用征伐戎、狄、楚、秦卑周者。

  〔五〕 弟,犹幼也。言晋不帅长幼之节,而征伐同姓兄弟之国,谓鲁、卫之属。或云:「谓晋灭虞、虢、韩、魏。」然灭虞、虢、韩、魏皆在春秋之始,非所以责定公。

  〔六〕 爵次当为盟主。

  〔七〕 不敢过先君。

  〔八〕 亦不可不及也。

  〔九〕 薄,迫也。

  〔一0〕集,成也。

  〔一一〕言欲战以决之也。不胜,则服事君;若胜之,则为盟主。

  〔一二〕藩蓠,壁落。

  董褐将还,王称左畸曰:「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坐于王前。〔一〕」乃皆进,自〈亚刀〉于客前以酬客〔二〕。

  〔一〕 贾、唐二君云:「称,呼也。左畸,军左部也。摄,执也。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皆罪人死士也。」

  〔二〕 贾、唐二君云:「〈亚刀〉,刭也。酬,报也。将报客,使死士自刭,以示其威行,军士用命也。」昭谓:鲁定十四年,吴伐越,越王使罪人自刭以误吴。故夫差傚之。

  董褐既致命〔一〕,乃告赵鞅〔二〕曰:「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三〕,小则嬖妾、嫡子死,不则国有大难〔四〕;大则越入吴。将毒,不可与战〔五〕。主其许之先,无以待危〔六〕,然而不可徒许也〔七〕。」赵鞅许诺。

  〔一〕 致命于晋君。

  〔二〕 赵鞅,晋正卿赵简子也。

  〔三〕 类,似也。传曰:「肉食者无墨,今吴王有墨。」墨,暴气也。

  〔四〕 大难,反叛。

  〔五〕 毒,犹暴也。言若猛兽被毒悖暴。

  〔六〕 主,赵鞅。

  〔七〕 徒,空也。言不可空许,宜有辞义。

  晋乃令董褐复命曰:「寡君未敢观兵身见〔一〕,使褐复命曰:『曩君之言〔二〕,周室既卑,诸侯失礼于天子〔三〕,请贞于阳卜,收文、武之诸侯〔四〕。孤以下密迩于天子,无所逃罪〔五〕,讯让日至〔六〕,曰:昔吴伯父不失,春秋必率诸侯以顾在余一人〔七〕。今伯父有蛮、荆之虞,礼世不续〔八〕,用命孤礼佐周公,以见我一二兄弟之国,以休君忧〔九〕。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子〔一0〕,君有短垣,而自踰之〔一一〕,况蛮、荆则何有于周室?〔一二〕夫命圭有命,固曰吴伯,不曰吴王〔一三〕。诸侯是以敢辞〔一四〕。夫诸侯无二君,而周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以干其不祥〔一五〕,而曰吴公,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一六〕!』许诺〔一七〕。」

  〔一〕 观,示也。

  〔二〕 曩,向也。

  〔三〕 谓不朝贡。

  〔四〕 贞,正也。龟曰卜,以火发兆,故曰阳。言吴欲正阳卜,收复文王、武王之诸侯,以奉天子。

  〔五〕 孤以下,晋辞也。密,比也。迩,近也。

  〔六〕 讯,告也。 案札记:「段云此『讯』亦『谇』之误。」

  〔七〕 此晋述天子告让之辞。同姓元侯曰伯父;吴伯父,吴先君。不失,四时必率诸侯备朝聘之礼。

  〔八〕 今,谓夫差。虞,度也。言夫差有蛮、荆之备,废朝聘之礼,不得继世续前人之职。

  〔九〕 休,息也。周公,周之太宰,诸侯之师。言君有蛮、荆之虞,故命晋侯以礼佐助周公,与兄弟之国相见,命朝聘天子。息君忧,周之忧也。

  〔一0〕掩,盖也。淫,僭也。名,号也。

  〔一一〕垣者,喻礼防虽短,不可踰也。言王室虽卑,不可僭也。

  〔一二〕言吴姬姓,而自僭号,况于蛮、荆,有何义于周室而不为乎?

  〔一三〕命圭,受锡圭之策命。周礼:「伯执躬圭。」吴本称伯,故曰吴伯。

  〔一四〕辞不事吴。

  〔一五〕干,犯也。

  〔一六〕案:「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下「许诺」二字,攷异卷四据文选注引国语,无此二字。

  〔一七〕长,先也。弟,后也。

  吴王许诺,乃退就幕而会〔一〕。吴公先砍,晋侯亚之。吴王既会,越闻愈章,恐齐、宋之为己害也,乃命王孙雒先与勇获帅徒师,以为过宾于宋,以焚其北郛焉而过之〔二〕。

  〔一〕 幕,帐也。

  〔二〕 勇获,吴大夫。徒师,步卒也。郛,郭也。託为过宾而焚其郭,去其守备,使不敢出。

  8 吴王夫差既退于黄池,乃使王孙苟告劳于周〔一〕,曰:「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二〕。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三〕,被甲带剑,挺铍搢铎〔四〕,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五〕。天舍其衷〔六〕,楚师败绩,王去其国〔七〕,遂至于郢〔八〕。王总其百执事〔九〕,以奉其社稷之祭〔一0〕。其父子、昆弟不相能,夫概王作乱,是以复归于吴〔一一〕。今齐侯壬不鉴于楚〔一二〕。又不承共王命,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一三〕。夫差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遵汶伐博〔一四〕,蹬笠相望于艾陵〔一五〕。天舍其衷,齐师还〔一六〕。夫差岂敢自多,文、武寔舍其衷〔一七〕。归不稔于岁〔一八〕,余沿江泝淮,阙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閒,以彻于兄弟之国〔一九〕。夫差克有成事,敢使苟告于下执事〔二0〕。」

  〔一〕 王孙苟,吴大夫。劳,功也。

  〔二〕 远,疏也。

  〔三〕 贳,赦也。

  〔四〕 挺,拔也。搢,振也。

  〔五〕 柏举之战,在鲁定四年。毒,暴也。中原,原中也。

  〔六〕 衷,善也,言天舍善于吴。

  〔七〕 昭王奔随。

  〔八〕 郢,楚都。

  〔九〕 贾侍中云:「王,往也。百执事,百官。」昭谓:王,阖庐也。贾君以为告天子,不宜称王,故云往也。下言夫概称王,不避天子,故知上王为阖庐。

  〔一0〕言修楚祭祀。

  〔一一〕昆,兄也。夫概王,阖庐之弟。传曰:「夫概王先归,自立。」故不能定楚而归。

  〔一二〕壬,齐景公孙、悼公之子简公也。不鉴楚,不以楚败为鉴戒。

  〔一三〕说云:「谓齐纳栾盈以伐晋。」昭谓:兄弟,鲁也。哀十一年春,齐伐鲁,故其年吴会鲁以伐齐。

  〔一四〕博,齐别都。

  〔一五〕唐尚书云:「蹬,夫须也。」昭谓:蹬笠,备雨器。相望,言不避暑雨。艾陵之战在上。传曰:「五月克博,至于嬴。」

  〔一六〕言败而还。

  〔一七〕文、武二后。

  〔一八〕言伐齐之明年,不至于穀熟而复出师。

  〔一九〕兄弟,诸姬。

  〔二0〕克,能也。成事,成功也。

  周王答曰:「苟,伯父令女来,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一〕。昔周室逢天之降祸,遭民之不祥〔二〕,余心岂忘忧恤,不唯下土之不康靖〔三〕。今伯父曰:『戮力同德〔四〕。』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五〕。伯父多历年以没元身〔六〕,伯父秉德已侈大哉〔七〕!」

  〔一〕 周王,周景王子敬王丐。绍,继也。享,献也。继先王之礼,献我一人,我心诚嘉之。

  〔二〕 说云:「谓民流厉王于彘。」昭谓:祸,谓子朝篡立,敬王出奔。民,成周之民,助子朝者也。

  〔三〕 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

  〔四〕 戮,并也。

  〔五〕 而,汝也。介,大也。

  〔六〕 元,善也。

  〔七〕 侈,犹广也。

  9 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一〕。越大夫种乃唱谋〔二〕曰:「吾谓吴王将遂涉吾地,今罢师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日臣尝卜于天〔三〕,今吴民既罢〔四〕,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五〕,而囷鹿空虚〔六〕,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七〕。天占既兆〔八〕,人事又见〔九〕,我蔑卜筮矣。王若今起师以会,夺之利,无使夫悛〔一0〕。夫吴之边鄙远者,罢而未至〔一一〕,吴王将耻不战,必不须至之会也〔一二〕,而以中国之师与我战〔一三〕。若事幸而从我〔一四〕,我遂践其地,其至者亦将不能之会也已〔一五〕,吾用御儿临之〔一六〕。吴王若愠而又战〔一七〕,奔〔一八〕遂可出〔一九〕。若不战而结成〔二0〕,王安厚取名而去之。」越王曰:「善哉!」乃大戒师,将伐吴。

  〔一〕 戒,儆也。

  〔二〕 发始为唱。

  〔三〕 日,昔日。卜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既罢弊其民,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之言。

  〔四〕 罢,劳也。

  〔五〕 赤米,米之姦者,今尚无有。

  〔六〕 员曰囷,方曰鹿。

  〔七〕 蒲,深蒲也。蠃,蚌蛤之属。滨,涯也。

  〔八〕 兆,见也。

  〔九〕 谓怨诽。

  〔一0〕悛,改也。

  〔一一〕罢,归也。

  〔一二〕不待远兵。

  〔一三〕中国,国都。

  〔一四〕言从我而战。

  〔一五〕言吴边鄙虽来,将不能会战。

  〔一六〕御儿,越北鄙,在今嘉兴。言吴边兵若至,吾以御儿之民临敌之。

  〔一七〕愠,怒也。

  〔一八〕案:「奔」,公序本作「幸」。

  〔一九〕使出奔也。

  〔二0〕成,平也。

  楚申包婿使于越〔一〕,越王句践问焉,曰:「吴国为不道,求残我社稷宗庙,以为平原,弗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二〕,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三〕。请问战奚以而可〔四〕?」包婿辞曰:「不知〔五〕。」王固问焉,乃对曰:「夫吴,良国也〔六〕,能博取于诸侯〔七〕。敢问君王之所以与之战者〔八〕?」王曰:「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九〕。饮食不致味〔一0〕,听乐不尽声〔一一〕,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婿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一二〕,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婿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一三〕。」王曰:「越国之中,吾宽民以子之,忠惠以善之。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婿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之中,富者吾安之,〔一四〕贫者吾与之,救其不足,裁其有馀〔一五〕,使贫富皆利之,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婿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王曰:「越国南则楚,西则晋,北则齐〔一六〕,春秋皮币、玉帛、子女以宾服焉,未尝敢绝,求以报吴。愿以此战。」包婿曰:「善哉,蔑以加焉,然犹未可以战也。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则不知民之极〔一七〕,无以铨度天下之众寡〔一八〕;不仁,则不能与三军共饥劳之殃;不勇,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越王曰:「

  诺。」

  〔一〕 申包婿,楚大夫王孙包婿也。

  〔二〕 徼,要也。

  〔三〕 行,犹用也。

  〔四〕 以,用也。

  〔五〕 谦也。

  〔六〕 良,善也。

  〔七〕 取贡赋也。

  〔八〕 问政惠所行。

  〔九〕 觞,爵名。豆,肉器。箪,饭器。

  〔一0〕致,极也。不极五味之调。

  〔一一〕不尽五声之变。

  〔一二〕敬长老。

  〔一三〕此小惠,未遍,故未可用。

  〔一四〕不专取也。

  〔一五〕裁,谓有馀则税之。

  〔一六〕西、南、北,皆以中国言之。

  〔一七〕极,中也。

  〔一八〕铨,称也。

  越王句践乃召吾大夫〔一〕,曰:「吴为不道,求残吾社稷宗庙,以为平原,不使血食。吾欲与之徼天之衷,唯是车马、兵甲、卒伍既具,无以行之。吾问于王孙包婿,既命孤矣〔二〕;敢访诸大夫,问战奚以而可?句践愿诸大夫言之,皆以情告,无阿孤,孤将以举大事〔三〕。」大夫舌庸乃进对曰:「审赏则可以战乎?」王曰:「圣〔四〕。」大夫苦成进对曰:「审罚则可以战乎?」王曰:「猛〔五〕。」大夫种进对曰:「审物则可以战乎?」王曰:「辩〔六〕。」大夫蠡进对曰:「审备则可以战乎?」王曰:「巧〔七〕。」大夫皋如进对曰:「审声则可以战乎?」王曰:「可矣〔八〕。」王乃命有司大令于国曰:「苟任戎者,皆造于国门之外〔九〕。」王乃命于国曰:「国人欲告者来告〔一0〕,告孤不审,将为戮不利〔一一〕,及五日必审之〔一二〕,过五日,道将不行〔一三〕。」

  〔一〕 五大夫,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皋如之属。

  〔二〕 命,告也。

  〔三〕 阿,曲从。

  〔四〕 审赏,赏不失劳。圣,通也。

  〔五〕 能罚则严猛也。

  〔六〕 说云:「别物善恶。」昭谓:物,旌旗,物色徽帜之属。辩,别也。

  〔七〕 备,守御之备。巧,审密不可攻入也。

  〔八〕 声,谓钲鼓进退之声,声不审则众惑。

  〔九〕 国门,城门。

  〔一0〕三君云:「告不任兵事也。」昭谓:告者,谓有善计策,及职事所当陈白者也。不任兵事,则下所谓眩瞀之疾、筋力不足以胜甲兵者是也。

  〔一一〕不审,谓欺诈非实也。

  〔一二〕使熟思计之也。

  〔一三〕道,术也。过五日则晚矣,军当出也,故术将不行。

  王乃入命夫人。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一〕。王曰:「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二〕。内有辱,是子也;外有辱,是我也。吾见子于此止矣。」王遂出,夫人送王,不出屏〔三〕,乃阖左阖,填之以土〔四〕,去笄侧席而坐,不扫〔五〕。王背檐而立,大夫向檐〔六〕。王命大夫曰:「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内有辱于国,是子也〔七〕;军士不死,外有辱,是我也。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八〕,吾见子于此止矣。」王遂出,大夫送王不出檐,〔九〕乃阖左阖,填之以土,侧席而坐,不扫〔一0〕。

  〔一〕 屏,寝门内屏。王北向,夫人南向。

  〔二〕 内政,妇职。外政,国事。

  〔三〕 礼,妇人送迎不出门。

  〔四〕 闭阳开阴,示幽也。

  〔五〕 笄,簪也。去笄,去饰也。侧,犹特也。礼,忧者侧席而坐。

  〔六〕 说云:「檐,屋外边坛也。」唐尚书云:「屋梠也。」昭谓:檐,谓之樀。樀,门户掩阳也。 案:「屋梠也」原作「屋名也」。发正卷一九:「唐云『屋名』,『名』疑『梠』之误。说文:『楣,秦名,屋边联也。齐谓之檐,楚谓之梠。梠,桷也。』又云:『〈樬,中"心改比"〉,梠也。檐,〈樬,中"心改比"〉也。』唐据说文,故以『檐』为『屋梠』。」今据改。

  〔七〕 均,平也。修,垦也。

  〔八〕 内,国政。外,军政。

  〔九〕 示当守备。

  〔一0〕示忧戚无饰也。

  王乃之坛列〔一〕,鼓而行之,至于军〔二〕,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填通相问也〔三〕。」明日徒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明日徒舍,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不用王命。」明日徒舍,至于御儿,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淫逸不可禁也。」

  〔一〕 坛在野,所以讲列士众誓告之处。

  〔二〕 军,所军之地也。

  〔三〕 环,金玉之环。填,塞耳也。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一〕。」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父母耆老,而子为我死,子之父母将转于沟壑〔二〕,子为我礼已重矣〔三〕。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四〕。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明日徇于军,曰:「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以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昆弟四五人皆在此,事若不捷,则是尽也〔五〕。择子之所欲归者一人。」明日徇于军,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王亲命之曰:「我有大事,子有眩瞀之疾,其归若已〔六〕。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明日徇于军,曰:「筋力不足以胜甲兵,志行不足以听命者归,莫告。」明日,迁军接龢〔七〕,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志行不果〔八〕。」于是人有致死之心。王乃命有司大徇于军,曰:「谓二三子归而不归,处而不处〔九〕,进而不进,退而不退,左而不左,右而不右,身斩,妻子鬻〔一0〕。

  〔一〕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二〕 转,入也。

  〔三〕 重矣,去父母而来也。

  〔四〕 殁,终也。

  〔五〕 捷,胜也。

  〔六〕 若,汝也。已,止也。

  〔七〕 上下皆龢。

  〔八〕 果,勇决也。

  〔九〕 处,止也。

  〔一0〕鬻,卖也。

  于是吴王起师,军于江北〔一〕,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二〕,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三〕。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泝江五里以须〔四〕,亦令右军衔枚踰江五里以须〔五〕。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六〕。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师,将以御越〔七〕。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八〕,不鼓不譟以袭攻之,吴师大北〔九〕。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一0〕,又郊败之〔一一〕,三战三北〔一二〕,乃至于吴。越师遂入吴国,围王台〔一三〕。

  〔一〕 江,松江,去吴五十里。

  〔二〕 传曰:「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在鲁哀十七年。

  〔三〕 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吴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四〕 须,须后命。

  〔五〕 踰,度也。

  〔六〕 夜中,夜半也。中水,水中央也。

  〔七〕 不知越复有中军,故中分其师以御之。

  〔八〕 潜,默也。涉,度也。

  〔九〕 军败奔走曰北,北,古之背字。

  〔一0〕没,地名。

  〔一一〕郊,郭外。

  〔一二〕三战,笠泽、没、郊。

  〔一三〕王台,姑苏。 案:「王台」,公序本作「王宫」。正文同。

  吴王惧,使人行成,曰:「昔不穀先委制于越君〔一〕,君告孤请成,男女服从。孤无奈越之先君何〔二〕,畏天之不祥,不敢绝祀,许君成,以至于今。今孤不道,得罪于君王,君王以亲辱于弊邑。孤敢请成,男女服为臣御。」越王曰:「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乃不许成。因使人告于吴王曰:「天以吴赐越,孤不敢不受。以民生之不长〔三〕,王其无死!民生于地上,寓也〔四〕,其与几何〔五〕?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六〕,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七〕。」夫差辞曰:「天既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当孤之身,寔失宗庙社稷。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于天下!」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婿〔八〕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遂自杀。

  〔一〕 不言越委制于吴,谦而反之。

  〔二〕 言越先君与吴有好。

  〔三〕 长,久也。

  〔四〕 寓,寄也。

  〔五〕 言几何时。

  〔六〕 达,致也。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 案:札记引段玉裁据困学纪闻说,「海口」当作「浃口」。

  〔七〕 夫妇各三百人以奉之,在所安可与俱者。 案:「俱」,公序本作「居」。

  〔八〕 说,告也。

  越灭吴〔一〕,上征上国〔二〕,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三〕。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谋故也〔四〕。

  〔一〕 在鲁哀二十二年冬十一月。

  〔二〕 上国,中国也。

  〔三〕 玉,圭璧也。

  〔四〕 集,成也。言下其群臣,以明吴不用子婿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