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取消

日暮

[唐] 杜甫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
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
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鹤注】诗云羌胡,当是乾元二年在秦州作。

  日暮风亦起,城头乌尾讹①。黄云高未动②,白水已扬波③。羌妇语还笑④,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⑤,夜出拥雕戈⑥。

  (此咏边城日暮也。上四日暮之景,下四日暮之事。《杜臆》:日落风起,云屯波撼,此虏将入寇之象,故羌妇笑而胡儿歌,羌胡,盖降夷也。边将拥戈夜出,其惶急可知矣。)

  ①《后汉·五行志》:桓帝时,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诗传》:讹,动也。②《春秋运斗枢》:黄云四合,女讹惊邦。《淮南子》:“上为黄云,下为黄埃。”③刘桢诗:”方塘含白水。”《楚辞》:“冲风起兮水扬波。”④《社臆》:前《寓目》诗云“羌女轻烽燧”,此当作“语还笑”无疑。若作“哭”,于下句“歌”字不符。⑤《淮南子》:“将军不敢骑白马。”注:“恐为见者所识也。”⑥《晋语》:韩简挑战,穆公横雕戈,出见使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日暮》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魏晋] 刘桢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
[明] 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