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郑链赴襄阳
取消

赠别郑链赴襄阳

[唐]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鹤注】此宝应元年在浣花溪作,故云“柴门老病身。”其年,史朝义陷营州,羌、浑、奴刺陷梁州,且河东、河中军皆乱,故首言“戎马交驰际。”

  戎马交驰际①,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②,念此别惊神③。地阔峨眉晚④,天高岘首春⑤。为于耆旧内⑥,试觅姓庞人⑦。

  (上四惜郑之别,下四赠赴襄阳。《杜臆》:当戎马交驰之际,有此柴门老病之身,无可销愁,惟把君诗以过日耳。今又远去,能不念此别而惊神乎?自兹一别,我在峨眉,君在岘首,地阔天高,何由会面,所以惊神也。倘耆旧中有如庞德公,觅以相报,吾亦将与之偕隐襄阳矣。把君诗、念此别,各三字另读。临别踌蹰,故日色将晚。归览景物,适春意已生。晚春二字,俱不空下。【生注】地阔天高,即水远山长意,变词以避熟。阔贴眉、高贴首,各见匠心。公诗:“狼籍画眉阔。”)。

  ①吴质书:“羽檄交驰。”②《陈书》:隋文帝使后主节饮,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③庾信诗:“眷然惟此别。”④蔡琰《笳曲》:“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⑤《记》:“天高地下。”陈后主《归魂赋》:“映岘首之沉碑。”《元和郡县志》: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⑥《襄阳耆旧传》,晋习凿齿作。⑦庞德公隐鹿门山,在襄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宴忠州使君侄宅》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魏晋] 蔡琰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
[南北朝] 庾信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唐] 无可
[唐] 庞德公
[唐] 陈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