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取消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唐] 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巫峡忽如瞻华岳,
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馀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夔州作。邢劭诗:览物惜时形。

  曾为椽吏趋三辅①,忆在渲关诗兴多②。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舟中得病移裳枕,洞口经春长薛萝③。形胜有余风土恶④,几时回首一高歌。

  (此公在峡而思乡也。上四追忆华州,下四峡中有感。向贬司功,而诗兴偏多,以华岳、黄河足引壮思也。今峡江相似,而卧病经春,无复前此兴会矣。盖此间形胜虽佳,风土殊恶,几时得回首北归,仍动长歌之兴乎?题曰“览物”,指山水言。舟中承江,洞口承峡。形胜在此,风土亦在此。移裳枕,舍舟登岸也。)

  ①赵曰:公曾为华州司功,故曰椽吏。三辅,京兆、扶风、冯诩也。华属扶风。②希曰:潼关在华阴县,即桃林之塞,华岳在其地,黄河亦经华而东。③庚信《枯树赋》:“横洞口而倾卧。”谢灵运诗:“相见山阿人,薛萝若在眼。”【陈允锡注】洞口,五溪之口。④风,谓其俗杂夷。上,谓其地多瘴。后汉唐羌疏:南州土恶。杜诗:“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此在峡而忆华州也。白乐天《九江春望》诗云“烟岂异终南色,盆草宁殊渭北春”,苏子瞻《横翠阁》诗云“已见西湖怀濯锦,更看横翠忆峨嵋”,其句意皆本子少陵。

  朱瀚曰:初联语平。巫峡、华岳,首尾痴肥,忽如、犹似,衬笔庸滑。瞻、见二字,不免合掌。第五似病呈,移字亦晦。洞口指何地,未明。七八句,亦近庸率。断非少陵真笔。

  杜诗:“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元范德机云:“黄河东去从天下,华岳西来拔地高。”觉杜平板而范流动矣。杜诗:“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宋朱淑真云:“水光激浪高翻雪,风力吹沙远涨烟。”其峭拔惊奇,亦堪步趋少陵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南北朝]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
[宋]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
[宋] 华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