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取消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袴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注释】:
烟迷露麦:一作烟芜露芰

  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博山:见前《清平乐》(“绕床饥鼠”)注①。  此词上片写博山道中所见,下片写所闻。所见者,雨后春风,花柳吐青,但各自深浅不一。所闻者,众鸟唱晴,然提壶劝酒,脱袴催归,鸣声有异。由此当悟人间万物,自来不齐,则景中不无禅理寄焉。
  ②烘晴:天气晴若火烧,极言天气之晴朗温暖。
  ③提壶:鸟名。见前《南歌子》(“玄入参同契”)注⑤。脱袴(裤):亦鸟名,以啼声似“脱”而得名。苏轼《五禽言》:“昨夜南山雨,两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袴。”自注:“土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
[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辛弃疾的下一首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作者
[宋]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
相关诗词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苏轼)
?一作:吕倚梦得承事借示古今书一轴作诗代跋尾倚年八十一?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