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取消

恨别

[唐]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别了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写此诗时,距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丰散在各地,只有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孰有逾于此者乎?作品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诗人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傅思均)
---------------------------------------------
  据诗中“长驱五六年”之说,当是上元元年在成都作。【顾注】公于乾元二年春,自东都回华州,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奔走四千里,自天宝十四载安史倡乱,至乾元之未上元之初,为五六年。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①。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③。思家步月清宵立④,忆弟看云白日眠⑤。闻道河阳近乘胜⑥,司徒急为破幽燕⑦。

  (首二领起恨别。四千里,言其远。五六年,言其久。行剑外,承四千里。老江边,承五六年。思家忆弟,伤洛城阻乱。乘胜破燕,望胡骑早平。剑外,剑门之外。江边,锦江之边。宵立昼眠,忧而反常也。)
①《汉书·周勃传》:“击胡骑平城下。”曹植诗:“长驱陷匈奴。”②《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③《魏志·田畴传》:“道路阻绝,寇虏纵横。”④薛道衡诗:“空庭聊步月,闲坐独临风。”潘尼《桑树赋》:“含溢露于清宵。”⑤王楙《野客丛谈》:梁瑄不归,弟璟每望东南白云,惨然久之。⑥【朱注】《李光弼传》:乾元二年冬十月,光弼悉军赴河阳,大破贼众。上元元年,进围怀州。《通鉴》:上元元年三月,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夏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此河阳乘胜之事也。傅毅乐府:“乘胜席卷遂南征。”⑦至德二载,加李光弼检校司徒。顾宸曰:破幽燕之策,当时见及者不过数人。清河李萼颜真卿,请分兵开崞口,讨汲、邺以北,至于幽陵。时哥舒翰守渔关,郭子仪、李光弼上言,请引兵直取范阳,覆其巢穴。此渔关未破前事也。又:李泌对肃宗,请令光弼自太原出井陉,子仪自冯翊入河东。来春,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破其巢穴。此禄山未死时事也。及禄山死,河东平,泌劝上如前策,遣安西及西域之众,并塞西北,自归檀南取范阳,永绝根本。此长安未复时事也。萼与李、郭之策不行,是以有灵武之奔。泌之策不行,是以有九节度之溃。至上元元年,光弼乘河阳之胜,遂平怀州。此时长安已复,庆绪已死,直捣幽燕,万万不容更缓,故下一“急”字,盖深惜前三策之不早用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后出塞五首》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唐]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
[魏晋]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
[南北朝] 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年),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
[清] 沈德潜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
[唐] 郭子仪
[唐] 李泌
[宋] 李光
[宋] 王楙
[唐] 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
[先秦] 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崇尚
[宋] 李萼
[明] 唐诗
相关诗词
《九辩》(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