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取消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描写爱情的《画堂春》与纳兰容若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容若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遗憾和感伤,是一种呢喃自语的絮语,是内心卑微低沉的声音。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显得苍白之余,还有些呼天抢地的悲怆。
词的上片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犹如一位女子,没有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但因为有天姿的底蕴,耐得住人们去品味。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偏偏要经受上天的考验,无法在一起,只能各自销魂神伤,这真是老天爷对于有情人开的最大的一个玩笑。“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既然相亲相爱都不能相守,那么老天爷,这春天你为谁开放?词人的指天怒问让人叹息,他真是情何以堪。作者将古人诗句加以修改,运用得十分到位。骆宾王的原句想来并无多少后人知晓,但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这首词用典很讲究,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浆向蓝桥易乞”,这个故事讲的是裴航樊夫人的诗句得到启示,千辛万苦娶到自己爱慕的云英。词人用这个典故,其实是想说裴航那样的际遇于他而言,也是有过的,但想来他也遇到了如同裴航一样的大难题,可惜,没有仙人指路,毫无解决办法,故而苦闷万分。“药成碧海难奔”,即使现在有不死灵药也是无可奈何,在词人眼里,心上人正像月宫之中孤零零的嫦娥仙女,冷冷清清,与他天人永隔,寂寥半生。
之后所写的“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也是一个典故。传说大海的尽头就是天河,那里曾有人每年八月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好奇的人便效仿踏上了探险之路。漂流数日后,那人见到了城镇房屋,还有许多男耕女织的人们。他向一个男子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男子只是告诉他去蜀郡问问神算严君平便知道了。严君平掐指一算后,居然算出那里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词人用这个典故,是想说自己虽然知道心中爱的人与自己无缘,但还是渴望有一天能够与她相逢,在天河那里相亲相爱。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纳兰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的典故,他是权相明珠之子,家产本不贫穷,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他若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他也满足。
全词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将一段苦恋无果乃至悲痛终生的感情完美呈现,丝毫没有其他爱情词中小女人式的委婉,表达了词人纵然无法相守也保留着一线美好的愿望。
精彩评论
丶色授魂与丶色授魂与
传闻纳兰性德与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表妹被康熙帝纳为妃子,两人生生分离,其痛难抑,织女牛郎仙凡相恋,尚且能每年相会一次,而纳兰性德对心上人的爱恋,却只能通过此词来遥寄,此词亦被解作悼亡之作。    
我是haraheta我是haraheta
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两个人,命运却偏偏安排他们两地相隔,不能在一起。相思相望,而又不能相亲相爱,那么这春天又是为谁而来的呢?
纳兰性德的下一首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