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取消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唐] 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鹤注】此宝应元年建已月得雨时作。

  雨映行宫辱赠诗①,元戎肯赴野人期。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②。

  (首章,从雨中说起,据来诗而答之。晴理钓丝,畜鱼待赴也。)

  ①《通鉴》:玄宗离蜀,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杜诗博议》:《旧书·崔宁传》:初天宝中,鲜于仲通常建一使院,甚华丽。玄宗幸蜀,常居之,因为道观,写帝御容,置之正室。郭英又奏请旧院为军营,乃移去御容自居之。朱云:此即玄宗行宫,当在成都城内,有谓近万里桥者,非也。谢瞻诗:“杨銮戾行宫。”②《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其二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次章,承晴天说入,望严公枉过也。路不沮泥,见马蹄可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唐] 常建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