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取消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唐] 杜甫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初营草堂时作。

  客里何迁次①,江边正寂寥②。肯来寻一老③,愁破是今朝④。忧我营茅栋⑤,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劳⑥。

  (上四,叙出郭见访,下则谢其遗赀草堂也。)

  ①【邵注】迁次,迁居次舍也。《左传》:楚子期伐吴,废日共积,一日迁次。陈乐昌公主诗:“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②《楚辞》:“声嗷嗷以寂寥兮。”③《诗》:“惠然肯来。”又:“不憗遗一老。”④又:“以永今朝。”⑤古诗:“茅栋啸愁鸢。”⑥《抱朴子》:“出不辞劳,入不数功。”陶开虞曰:子美草堂有四:其一在西枝村,未成,一在浣花,一在瀼西,一在东屯。初营成都草堂,有裴、严二中丞,高使君为之主;有徐卿,萧、何、韦三明府为之圃;有王录事、王十五司马为之营修。大官遣骑,亲朋展力,客居正复不寂寥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送段功曹归广州》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