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位
取消

寄杜位

[唐] 杜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朱注】位为李林甫婿。天宝十一载十一月,林甫卒。位之贬官,必在十二载。自十二载癸巳至上元二年辛丑,为九年。诗举成数,故云:十年流也。【邵注】公有《送柏别驾赴江陵》诗题,知位以行军司马,移在江陵矣。《一统志》:玉垒在灌县西北二十九里。灌县,乃唐之导江、青城二县地。盖其山自导江而接青城界也。诗云“玉垒题书心绪乱”,又知在青城所作。草堂本与青城诸诗同编入上元二年,得之。

  近闻宽法离新州①,想见怀妇尚百忧②。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玉垒题书心绪乱③,何时更得曲江游④。

  (此为杜位移州而作也。离新州,叙事。尚百忧,推心。逐客二句,承新州,言流窜之久。干戈二句,承百忧,言离乱堪伤。未述寄诗之意,犹恐后会难必也。【顾注】同是贬窜,于郑虔曰严谴,于杜位曰宽法,以见轻重失宜,此老杜《春秋》之笔。泽州陈冢宰曰:郑初贬官,故用严谴。位离贬所,故用宽法。非欲以此翻两人罪案也。位从新州移江陵,尚未还家,故云归怀。时有史朝义、段子璋之乱,故曰尘随眼。

  ①《唐书》:新州新昌郡,属岭南道,至京师五千五十二里。②《诗》:“岂不怀归。”又:“离此百忧。”③《蜀都赋》:“包玉垒而为宇。”【刘注】玉垒,山名,湔水出焉,在成都西北。左岘曰:玉垒有二,一在威州,一在灌县,此指灌县之玉垒。孙万寿诗:“心绪乱如丝。”④原注:“位京中宅,近西曲江。”顾宸曰:是一纸家书,率直摅写,不待致饰。曰近闻、曰想见、曰虽皆、曰已是、曰况复、曰还应、曰何时更得,只此数虚字中,情文历乱,俱写出心乱之故。骨肉真情,溢于言表矣。

  卢世曰:字字排空,却字字遮实,妙不可名状。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赠别郑链赴襄阳》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隋] 孙万寿
[唐] 李林甫
[唐] 郑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