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瓶
取消

铜瓶

[唐] 杜甫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
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
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鹤注】此当与蕃剑同时之作。铜瓶,汲水器。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①。铜瓶未失水②,百丈有哀音③。侧想美人意④,应悲寒甃沉⑤。蛟龙半缺落⑥,犹得折黄金⑦。

  (铜瓶,有感兴废也。首二另提,中四应时清,末二应乱后。当时有从故宫废井中拾得铜瓶者,故从乱后追思其盛。此瓶未经失水,则系以长绠,而辘轳有声。及其沉没水中,想汲井宫人,应对寒甃而伤悲矣。今者瓶上蚊龙,半已脱落,犹足准折黄金,盖以旧宫古物,人知珍重之也。哀音,连百丈言,不指滴沥之声。寒甃沉,谓铜瓶沉溺,不指井穴深沉。黄生曰:瓶涉美人之手,今乃落于民间,世事岂复堪言。此诗感物伤时,可当沉郁顿挫四字。突起一句,随手撇开,至结尾方挽合,乃古文遥呼徐应之法。)

  ①张九龄诗:“尔实在时清。”《汉·礼乐志》:朓瑶堂。《颜注》:“以瑶饰堂。”瑶殿,即此义也。②庾信诗:“铜瓶素丝绠。”董威辇诗:“忽焉失水。”③《杜臆》:蜀中牵船竹绠曰百丈,此借以名汲水之绠。鲍照诗:“百丈不及泉。”陆机诗:“哀音附灵波。”④又诗:“侧想瑶与琼。”⑤《易》:“井甃无咎。”《风俗通》:“甃,聚砖修井也。”⑥戴延之《西征记》:太极殿有金井栏、金博山、金辘轳,蛟龙负山于井上。师尹曰:蛟①,瓶上刻铸者。⑦杨慎云:折,当也。唐汝询曰:唐人诗有先后可参证者,张籍《楚妃怨》:“梧桐落叶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读籍诗,杜义自明。

  《随笔》云:此篇盖见故宫井内汲者得铜瓶而作。首句便说废井,则下文反覆叙述为难,而曲折宛转如是。全在时清瑶殿句,追想宫中情景,便觉如许生动,他人毕一生摹写,不能到也。

  今按:中四句,言瑶殿之内宫人汲水也。应悲寒甃沉,承百丈有哀音。惟井水深沉,故须长绠下汲,而美人生悲。悲字,形容其手柔力怯耳。若云悲铜瓶之沉没,文气太促。此瓶失水,应补在蛟龙缺落之上,乃诗家藏针暗渡之法。按:洪仲云:杜五律诗,凡二句开者,七必阖,于此可证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唐] 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
[唐] 张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北朝] 鲍照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
[魏晋] 陆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
[南北朝] 庾信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唐] 拾得
[明] 杨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
[明] 唐汝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