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
取消

村夜

[唐] 杜甫
萧萧风色暮,江头人不行。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
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
  【鹤注】诗云多难,盖指安史也。当是上元元年浣花作。是年十一月,史思明遣田承嗣将兵徇淮西,王同芝将兵徇陈,许敬江将兵徇兖郓,薛鄂将兵徇曹州。若在二年,则段子璋反,李矣奔成都,不应诗皆不及而及安史也。

  风色萧萧暮①,江头人不行。村春雨外急②,邻火夜深明③。胡羯何多难④,樵渔寄此生⑤。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⑥。

  (上四,村夜之景。下四,村夜感怀。着急,暮所闻。火明,夜所见。赵云:此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杜臆》:身得所安,而思家更甚,故曰“正含情。”)

  ①吴迈远诗“春城起风色。”②《周礼》有春人。③梁简文帝诗:“甘泉烽火夜深明。”④《诗》:“未堪家多难。”⑤《南史》:宋武帝时见二小龙附翼,渔樵山泽,同侣或亦睹焉。刘孝威诗:“散步怀渔樵。”孔鱼和诗:“水乡访松石,兰泽侣渔樵。”⑥王粲诗:“含情欲待谁。”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三绝句》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魏晋] 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南北朝] 吴迈远
吴迈远(?-474)南朝宋诗人。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
[唐] 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
[南北朝] 吴迈
[宋] 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