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吟
取消

长吟

[唐] 杜甫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赋诗歌句稳,不免自长吟。
  【朱注】此系逸诗,收在卞圜本者,亦见吴若、黄鹤本。按:杜斿云:此诗“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慢深”,乃初辞幕府之作。楼钥谓“束缚酬知己”,形骸之累已极,到此始得烂熳长吟耳。今编在永泰元年之春。应玚诗:“永思长吟。”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花飞竞渡日①,草见踏青心②。已拨形骸累,真为烂漫深。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

  (上四春郊佳景,下乃对景抬情。“翻”字“带”字,句中着眼。竞渡在江渚,踏青在柳阴,皆一水一岸对言。拨形骸,谓身世两忘。烂漫深,谓恣情游玩。【顾注】公诗云“晚节渐子诗律细”,非细不能稳也。可见“语不惊人死不休”尚带少年意气。胡夏客曰:诗句已稳,犹自长吟,比他人草草成篇,辄高歌鸣得意者,相去悬绝。)

  ①《抱朴子》:屈原没泪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竟渡。或以水车,谓之飞凫,亦曰水马,一州士庶,悉观临之。”《荆楚岁时记》:屈原以五日死于汨罗,人以舟拯之,竞渡是其遗俗。”唐人以中和节为戏。②踏青心,有两说,一云足踏青草之心,一云人有踏青之心。前说为近。窦氏《壶中赘录》:“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踏青,又见《旧唐书·代宗纪》。隋炀帝《望江南》曲:“踏青斗草事青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的下一首
《赠别郑链赴襄阳》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作者
[先秦]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宋] 楼钥
[唐] 少年
[魏晋] 应玚
应玚[yáng](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