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取消

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宋] 辛弃疾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注释】
  ①作于绍熙四年(1193)冬。按:稼轩是年春奉诏入京,迁太府少卿。是年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旋即返回福州。此词即写于福建安抚使任上。卢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浙江丽水人。继稼轩之后,为福建提点刑狱使,随即又调往福建建宁府负责漕运事务。故稼轩作词送行。上元:旧历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词写依依惜别之情。“少日”陪衬“老来”离别之不堪,盖来日无多,深畏再见之难。三四句想象别后思念,含蓄深厚。下片放眼万里江山,不作儿女情态,视野与心胸极开阔。结三句应题“约上元重来”。“春风十里放灯时”,景象甚美,与“无限江山”句相呼应,开朗乐观,尽扫送别感伤气氛。
  ②“少日”两句:谓自己年事已高,最怕离别送行。
  ③“极目”三句:希望别后通过梅花互通友情。此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④“无限”三句:谓友人万里江山尚未行遍,丈夫志在四方,乡亲父老不须和泪相送。旌旗:此当指送行时的仪仗队列。
  ⑤“后会”三句:即题序所云:约友人上元重来相会。按:建宁府亦属闽地,并与福州相去不远,故有此约。后会:以后相会。丁宁:即叮咛。放灯:上元节也称放灯节。古有上元放灯、观灯的习俗。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辛弃疾的下一首
《一翦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作者
[南北朝] 陆凯
相关诗词
《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