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取消

[宋] 范仲淹

收录:313首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181

《送陈环秀才游金陵》

君有江南行,为君歌以喜。
龙盘山万曲,练静江千里。
展开全文
江山不可空,台星照吴中。
古来王谢地,今有周召风。
而间杨与郑,万丈光相映。
煌煌聚宰府,金陵一何盛。
此去知已贤,雅客情无边。
白云起江树,明月逐江船。
云月共徘徊,优哉如游仙。
归来笑春风,白日登青天。
收起
182

《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

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
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
展开全文
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
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
收起
183

《送韩渎殿院出守岳阳》

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
才归剑门道,忽上洞庭船。
展开全文
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眠。
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
收起
184

《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

刑措东南始诏回,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
展开全文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谟在,足乱云霓忆帝台。
收起
185

《送李弦殿院赴阙》

寂寥门巷每相过,亲近贤人所得多。
今日九重天上去,濉阳孤客奈愁何。
186

《送李弦殿院赴阙》

霜露丘园不忍违,三年月日速如飞。
金门乍入应垂泪,因挂朝衣忆彩衣。
187

《送僧文光》

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
188

《送向综国傅通判桂州》

通籍三公后,监州五岭深。
欲知明主意,将慰远人心。
展开全文
岁计多藏药,舟行不废琴。
归书清白最,宁问橐中金。
收起
189

《送谢景初迁凭宰馀姚》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展开全文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又得贤大夫,坐堂恩信敷。
春风为君来,绿波满平湖。
乘兴访隐沦,今逢贺老无。
文藻凌云处,定喜江山助。
未能同仙舟,离樽少留驻。
行行道不孤,明月相随去。
收起
190

《送徐登山人》

重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
白发末理生,惟谈圣人道。
展开全文
爱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气。
尺素写林峦,邈有千里意。
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系程。
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
却来华阳川,与我溪上盟。
行歌紫芝秀,坐啸清风生。
练真变金骨,飘飘朝玉京。
结成物外游,忘此天下情。
收起
191

《送湛公归四明讲席》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讲华严报太平。
192

《送真元二上人归吴中》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
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
展开全文
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
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收起
193

《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展开全文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收起
194

《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
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
展开全文
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
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
收起
195

《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展开全文
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收起
196

《苏州十咏其十·南园》

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
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197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展开全文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收起
198

《苏州十咏其五·阊门》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展开全文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收起
199

《苏州十咏其一·泰州十咏》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凭。
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展开全文
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
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收起
200

《岁寒堂三题其三·松风阁》

此阁宜登临,上有松风吟。
非弦亦非匏,自起箫韶音。
展开全文
明月万里时,何必开绿琴。
凤皇下云霓,锵锵鸣中林。
淳如葛天歌,太古传于今。
洁如庖义易,洗入平生心。
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
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