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首页 >
王安石

-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查看全文
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
-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云结川原暗,风连草木萎。查看全文
遥瞻季行役,正对女伤悲。
-
《次叶致远韵》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查看全文
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
-
《次韵昌叔怀灊楼读书之乐》志食长年不得休,一巢无地拙於鸠。查看全文
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
《次韵昌叔岁暮》城云漏日晚,树冻裹春深。查看全文
糁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
-
《送王龙图守荆南》壮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贤路此时难。查看全文
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
-
《次韵陈学士小园即事》墙屋虽无好鸟鸣,池塘亦未有蛙声。查看全文
树含宿雨红初入,草倚朝阳绿更生。
-
《送吴龙图知江宁》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查看全文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
《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朝来看雪咏君诗,想见朱衣在赤墀。查看全文
为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
-
《晴景》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後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
《寄育王大觉禅师》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查看全文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
《寄育王大觉禅师》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查看全文
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两熟杨梅。
-
《送逊师归舒州》山川相对一悲翁,往事纷纷梦寐中。查看全文
邂逅故人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
《秋庭午吏散》秋庭午吏散,予亦归息偃。查看全文
岂无嘉宾客,欲往心独懒。
-
《秋早》暮寻蔡墩西,独觉秋尚早。查看全文
山路葩卉繁,野田风日好。
-
《求全》求全伤德义,欲速累功名。查看全文
玉要藏而待,苗非揠故生。
-
《用字谜》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查看全文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
《游北山》揽辔出东城,登临目暂明。查看全文
烟云藏古意,猿鹤弄秋声。
-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箠辔高。查看全文
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於此亦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