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首页 >
张九龄
张九龄
年代:唐
-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查看全文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查看全文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感遇》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查看全文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
《感遇十二首·其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查看全文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
《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查看全文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
《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查看全文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
《归燕诗》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查看全文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
《咏史》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查看全文
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查看全文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
《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查看全文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
《秋怀》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忆随鸿向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拏网自牵。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查看全文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查看全文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
《和崔尚书喜雨》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查看全文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
《九月九日登龙山》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查看全文
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
-
《登荆州城楼》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查看全文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
《巫山高》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